订阅
晨溪 玖富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导致9名中国公民死亡的“7·14”达苏恐怖袭击案过去一个月了,巴方公布了最新调查结果,巴基斯坦《国际新闻报》13日总结要点如下:参与恐怖袭击的嫌犯得到了印度调查分析局(RAW)和阿富汗国家安全局(NDS)关联方的支持和协助;“巴塔”斯瓦特分支“奉敌对情报机构”之命执行了恐袭;恐怖袭击的策划是在阿富汗完成的,并在阿富汗得到了物质支持;一些参与袭击的人已被捕,而其他人在阿富汗;巴方正向阿富汗政府提出司法协助请求。然而13日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奇驳斥巴方的指控是“荒谬言论”,他说,印度一直处在与国际社会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努力的最前沿。 阿富汗被要求交出嫌犯 8月12日,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巴方对达苏恐袭案调查的进展情况。库雷希在发布会上称:“根据我们的调查,阿富汗的土地被用于这次袭击,用于策划、执行和制订袭击计划,我们看到袭击计划明显指向NDS和RAW的关联方。”他说,“巴塔”斯瓦特分支“奉敌对情报机构”之命执行了恐袭。 事发地所在开伯尔-普什图省反恐部门负责人伊克巴尔在会上介绍说,整个袭击计划从3个月前就开始做了。达苏水电站项目位于巴基斯坦上科希斯坦地区,该地区此前未发生过同类事件,“被认为较为安全”,导致巴方在安全防护上的疏忽。巴方经过调查认为,恐怖分子原先的目标是另一座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巴沙水电站,但在多次侦察评估后更换了袭击目标。 库雷希在发布会上称,调查人员检查了被袭巴士途经范围内的36个摄像头的录像,对车载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达苏水电站的1000多名工人也接受了检查和问询。库雷希称:“这是一个隐蔽的案件,但巴基斯坦机构设法追查到它留下的蛛丝马迹。” 伊克巴尔介绍说,7月14日,恐怖袭击发生在连接项目营地和施工现场的公共道路上。袭击者驾一辆银色轿车混入项目车队后,引爆了100千克-120千克烈性炸药。发起袭击的车辆几乎没有留下残骸,仅在现场找到发动机的一部分,随后自杀式袭击者的部分残肢被找到。经过法医和科学分析,巴相关机构认为,袭击者不是巴基斯坦公民,而是阿富汗人。此外,调查人员分析了500GB的闭路电视数据,确定了袭击车辆的来源,发现这是一辆被偷车辆,从阿富汗入境巴基斯坦。目前,所有在巴基斯坦境内涉及该车辆转手的嫌疑人均被逮捕。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13日报道,在袭击现场,调查人员还发现一部手机,通过这部手机找到嫌疑人侯赛因,又通过他找到另一名嫌疑人阿亚兹,并在卡拉奇将其逮捕。伊克巴尔表示,除了这两名被捕的协助者,另有3名策划者被确认在阿富汗。据阿亚兹供述,一名住在阿富汗的嫌犯塔里克是“巴塔”成员,他已在恐袭发生后回到阿富汗。伊克巴尔说,共有14人参与袭击案件,塔里克在NDS和RAW的帮助下运营这个小组。他表示,已经通过适当的渠道,要求阿富汗政府交出嫌犯,并提供证据。 巴外交部12日发表声明称,正在向阿富汗政府提出司法协助请求。声明称,“我们绝不允许任何敌对势力破坏巴中之间铁一般的友谊。” 印度外交部驳斥巴方言论 据专家介绍,印度调查分析局(RAW)类似美国中情局,是印度规模最大的情报与海外干涉机构。而阿富汗国家安全局(NDS)是阿富汗政府的情报机构,其成员大多数受过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北约的训练。 巴方的结论在印度引发一片哗然。不少印度媒体13日都报道了巴官方的调查结果,并对中方的态度表示担心。《印度斯坦时报》称,中方对巴方的调查努力表示了“赞赏”,“似乎支持伊斯兰堡的说法,即伊斯兰武装分子是在印度和阿富汗情报机构要求下实施了袭击”。新德里电视台13日援引印度匿名官员的话回应称,巴基斯坦的调查报告是无中生有的指控。他还说,巴基斯坦此前曾多次“玩过这种把戏”。《印度时报》13日称,巴基斯坦此前一直声称印度情报机构是发生在该国卡拉奇、拉合尔等地一系列恐袭事件的“幕后黑手”,但又鲜有证据能够自证其指控。《印度教徒报》呼吁印度外交部就此事作出回应。 13日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奇驳斥了库雷希的指控,他说:“这是巴基斯坦再次企图诋毁印度,以转移国际社会对其作为地区不稳定中心和恐怖分子避风港的作用。”他还抨击巴方称,“国际社会非常清楚巴基斯坦才是恐怖主义的温床”。 路透社13日报道称,无法立即联系到阿富汗外交部对此事进行评论。 印度古吉拉特邦警察局曾负责反恐调查的一位匿名警官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关于印度情报机构是否曾资助过对抗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这件事他不清楚,所以也无法否认,“但我认为,整个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组织是盘根错节、非常复杂的”,即使不考虑中国、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之间的地缘关系,单就巴方公布的案件调查内容来说,“我从专业的角度看,很难判断案情的真实情况”,“当然,出于保护证人、防止他人仿效恐怖活动等原因,不公开细节是通行做法,但指控外国情报机构资助、培训则需要给出具有直接指向和具体支撑的证据,否则恐怕不能服众”。 巴方加强保障中国人安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反恐问题专家李伟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巴塔”是一个由不同巴基斯坦部落武装组成的松散的联合体,各个武装之间实际上没有隶属关系,斯瓦特就是其中一个反政府的部落武装。但和以往恐怖袭击发生后“巴塔”立即出来认领的情况不同,截至本报发稿时,“巴塔”并未站出来宣布对达苏恐袭案负责。分析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意味着此案背后或许还有更为复杂的内情。 12日夜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称,中方高度关注巴方对有关恐袭事件调查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巴方进一步调查仍在进行之中。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势力利用恐怖主义谋取地缘私利。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阿富汗境内的极端武装和分散在南亚、中亚的暴恐分子有直接的联系;随着阿富汗内战升级,恐怖活动有抬头的趋势,这加重了周边国家的担忧。 12日在发布会上,伊克巴尔表示,目前达苏项目所有员工仍在营地接受调查询问,以调查安全信息从内部泄露的可能性。为加强对中国人的保护,据巴媒报道,目前达苏项目营地周边的公共道路增设了检查站卡,所有往来车辆必须接受检查后才能通过。只有在确保各项安全防护细节到位后,达苏项目才可能考虑复工。 巴基斯坦欧亚世纪研究所所长阿凡·沙赫扎得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尽管恐怖袭击面临回潮,巴方并没有立即对恐怖势力开展全面清剿的行动,“反应较为迟缓”。由于在巴基斯坦境内活动的恐怖组织很少带有明确的自身政治诉求,“恐怖活动受外国势力挑唆的可能性较大”。他表示,中巴双方必须在事件定性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有效应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根除此类恐怖袭击事件。 【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印度特派记者程是颉胡博峰任重环球时报记者胡锦洋】 延伸阅读: 牛弹琴:巴基斯坦这次恐怖袭击,果然背景很不简单! 8月12日深夜,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条问答,标题就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巴基斯坦政府公布达苏恐袭事件调查进展答记者问。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巴基斯坦公布达苏恐袭事件进展了。在那次袭击中,13人遇难,其中9名是我们中国同胞。按照外交部的定性,这是近期中国在境外人员遭遇的最大恐袭事件。 记者的提问有点长,原话是: 8月12日,巴基斯坦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巴方对达苏恐袭案调查的最新进展,称该案在阿富汗策划,由“巴塔”斯瓦特分支具体实施;袭击者在阿富汗受训,其使用的车辆系从阿富汗购入;部分嫌疑人已在巴被捕,其余人员现在阿富汗境内;袭击者所属恐怖网络得到印度、阿富汗情报部门支持。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信息量很大吧? 不仅仅关乎中国和巴基斯坦,还牵涉到阿富汗和印度,有些事情出乎你预期吧? 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华春莹的回答,两段话: 中方高度关注巴方对有关恐袭事件调查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对巴方所作积极努力表示赞赏。目前,巴方进一步调查仍在进行之中。双方将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查明所有事实真相,在此基础上追究和严惩肇事真凶。同时,双方将继续升级和强化安保合作机制,确保中方在巴项目、人员和机构安全。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势力利用恐怖主义谋取地缘私利,呼吁地区国家合作铲除所有恐怖组织,维护各国共同安全和发展利益。 怎么看? 先看一些细节吧,综合这个问答,还有相关媒体的报道。 1,伊斯兰堡的新闻发布会,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亲自出席,并发布调查最新进展,可见巴方的高度重视。 2,现场展示了相关的袭击者照片和网络关系。按照巴方的调查,这是一次自杀式袭击,袭击者将一辆装满炸药的汽车,撞向载有中国同胞的大巴车队。恐怖分子总共使用了大约100-120公斤的高爆炸性炸药。现场发现了自杀爆炸者残骸,法医鉴定后确认,他不是巴基斯坦人。 3,按照巴方的说法,这次恐怖袭击是在阿富汗策划,由“巴塔”斯瓦特分支具体实施。请注意,巴塔,即巴基斯坦塔利班,这是一个公认的恐怖主义组织;我们常说的塔利班,则是阿富汗塔利班,这是一个政治军事集团,两者有明显区别,也不是同一个组织。 4,巴方的调查说,这些袭击者在阿富汗接受训练,使用的车辆,也是从阿富汗购入。 5,袭击者的下落?自杀攻击者自然粉身碎骨,部分嫌疑人已在巴基斯坦被捕,还有一些人员,现在正躲藏在阿富汗境内。 6,相当重要的一项指控,按照巴基斯坦的说法,袭击者所属恐怖网络,得到印度、阿富汗情报部门支持。看到印度方面已断然否认了巴方的指控。 7,请注意华春莹的回应,中方“高度关注”巴方的调查进展,“赞赏”巴方的积极努力。请注意,我们的措辞,这还只是调查最新进展,还不是最终结果,巴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8,所以,中方明确,要查明所有事实真相,在此基础上,追究和严惩肇事真凶。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真相不容掩盖,肇事者罪责难逃。 9,当然,恐怖袭击的目的,其实就是破坏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所以,下一步保护很关键。华春莹也说了,中巴双方将继续升级和强化安保合作机制,确保中方在巴项目、人员和机构安全。类似的悲剧,不能再发生了。 10,真相还在调查中,但这是恐怖袭击无疑,所以,华春莹最后说: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势力利用恐怖主义谋取地缘私利,呼吁地区国家合作铲除所有恐怖组织,维护各国共同安全和发展利益。 很外交语言,但“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势力利用恐怖主义谋取地缘私利”的表述,应该也是有所指的。 您可以仔细体会一下。 综合来看,果然,这起恐怖袭击,背景很不简单。 第一,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恐袭。 伤亡如此惨重,巴方一开始还披露,事件原因是机械故障导致气体泄漏。我相信,巴方不大可能是隐瞒,因为恐怖袭击这种事,迟早也无法隐瞒。 那原因只有一个,恐怖分子精心策划,以至于巴方一开始都误以为这是正常事故。 果然,按照巴方公布的最新进展,袭击者精心策划,而且是跨国接受训练,发动攻击的车辆,都来自阿富汗。 显然,这些恐怖分子,知道班车上坐的什么人,也知道班车行进的路线。 第二,他们应该看到了安保的漏洞。 最近几年,巴基斯坦多次发生恐袭事件。巴方多次承诺,会保护好在巴基斯坦的中国朋友的安全。巴方也确实采取了很多措施,挫败了多次可能的袭击。 根据央视的报道,事件发生后,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率领多名使馆工作人员,还抵达爆炸现场查看情况,听取巴基斯坦方面人员所做的介绍。 从现场巴方官员播放的PPT看,当时是一个车队在行进,大概有6辆车,有车遭遇了爆炸袭击,有车翻入了山谷,所以导致了严重伤亡。 在遇难者中,就有巴方的安保人员。但从遇袭得手的结果看,显然,恐怖分子也知道巴方安保的漏洞。 第三,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与一般的恐怖袭击不同,这次恐袭发生后,迄今还没有组织宣称对这一事件负责。 当然,跟我原先的推测类似,根据巴基斯坦的最新调查,发动袭击的,就是巴基斯坦塔利班。 今年4月,巴基斯坦奎达一豪华酒店发生爆炸,5人死亡,当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带队的中国代表团正下榻该酒店,但事发时他们不在酒店,正外出参加一场活动。 巴塔宣布对那次袭击负责,但声称目标是巴基斯坦安全官员。 前面说了,巴塔和阿塔,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 但,就只有是巴塔吗? 至少按照巴基斯坦的调查,这次恐袭很不简单,发动袭击的恐怖网络,得到印度和阿富汗情报部门的支持。当然,具体怎么支持,巴基斯坦方面也没有详说。 巴基斯坦和印度是仇敌,对于巴方的指控,印度方面自然予以否认。 但真相呢? 调查还在继续,相信真相总会水落石出的。 冤有头债有主,手上沾染中国人鲜血的,不管是哪种势力,都必然会付出代价,而且是重大代价。 不然,中国人不会答应,巴基斯坦人也不会答应。 2001年去采访阿富汗战争前,曾在巴基斯坦工作过较长时间。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的友好毋庸置疑,但巴基斯坦反恐形势严峻,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有些恐怖活动针对中国? 这正说明当前巴基斯坦局势乃至南亚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巴基斯坦是铁哥们不假,但中巴的密切关系,也使中国也成为某些恐怖分子和某些势力的袭击目标。 这不是第一次,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 血的教训,必须深刻吸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巴方公布调查进展前两天,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会见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克,哈克再度表态:巴方强烈谴责达苏恐袭,将中国兄弟的损失视为自己的损失,誓将追查到底,严惩真凶,并采取一切必要安保措施,为巴中务实合作保驾护航。 中国兄弟的损失,就是巴基斯坦人的损失。 此前,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也应约打来电话,并承诺:巴方高度重视在巴中方人员和机构安全,已经并将继续加强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巴中合作项目安全顺利运行。 巴方还透露,总理伊姆兰·汗在亲自监督此事的一切进展。 这些表态,还是很有分量的。 愿逝者安息!我们不严惩肇事真凶,就无法告慰这些逝者。 当然,在巴基斯坦的同胞,更要千万注意安全啊!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