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中法合作传来捷报:AC313A即将首飞,中国有了第一款大型直升机

2022-05-12|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据航空工业直升机所4月27日发布的消息,AC313A已经完成了首飞前的耐久性测试前3个循环,这意味着首飞进入了最......
3790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3970.xyz

据航空工业直升机所4月27日发布的消息,AC313A已经完成了首飞前的耐久性测试前3个循环,这意味着首飞进入了最后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首飞。在50个小时的耐久性测试的第三个循环任务顺利完成后,工作人员在AC313A前进行合影留念。

通过照片有人发现了一个细节,站在C位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两名外国人。

有网友觉得这两名外国人是适航当局的代表,还有人产生了抵触心理,认为多亏了老外的技术,否则AC313A飞不起来,也有人质疑为啥外国人是C位?

首先,照片中有两名外国人,他们的衣服上我们可以看到有法国赛峰的LOGO,所以并不是适航当局的代表,很可能是赛峰的技术人员。

其次,AC系列是要出口的民用直升机产品,法国赛峰公司是航空航天研发的高科技企业,与我国有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是专门做发动机的。

赛峰2019年财报就提到了为AC313改型机提供阿内托1C动力,只是当时没太多人关注赛峰的财报。AC313A重达13吨,达到了EH101的水平,使用的是赛峰公司的民用发动机,毫不夸张的说,这上面装的发动机可能是世界最先进涡轴发动机。

一张照片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作为合伙厂商,这两人合影时占据C位也并无不妥,而且从礼节上来讲,来者都是客,还能进行技术交流,如果能够学到技术才是厉害之处,所以不用太抵触。

AC313A直升机是在AC313基础上改进改型而得到的一款13吨级、采用单旋翼、带尾桨的多用途民用直升机,这也意味着我国终于要有接近15吨级的重型直升机了。

AC313A目前到了首飞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它的最大起飞重量13000kg(外挂13800kg)比直20还大了两圈,能容纳2名飞行员和28名乘员。相比AC313,采用宽机体结构,对航电、飞控、操纵等系统进行改进升级,综合性能也得到了提升。而且AC313A相比直8L也是脱胎换骨,样子完全变了,就连祖传的尾桨也改成倾斜式尾桨。不过,确实是变漂亮了。

虽然是AC313A民用,但是改成军用版也不是没有可能,美国的支奴干和黑鹰也都有民用版本,无论军用改民用还是民用改军用,都是常事。

现在AC313A已经完成了过渡段和尾段限制载荷静力试验,截至4月27日,AC313A首飞前50个小时的耐久性试验也顺利完成了前3个循环,还剩7个循环,首飞发日子即将到来。改进后的AC313A直升机可实现人员物资运输、大型设备吊运、抢险救灾、海上执法等任务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改变了我国缺乏高原、高寒大型民用直升机的不利局面。

与法国赛峰的合作,并不是说我国无法独立完成AC313A的研制。能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能加速新机研发,中法都能受益,没有必要闭门造车。

中国此前精力得用在战斗机和预警机上,直升机的投入规模比较小。近年来,中国直升机工业和配套的发动机突飞猛进,光是直10都折腾好几款,都还不用说跟花儿一样茂盛的直20一大家子。

AC313A绝对不是终级魔改版直8这么简单,相反,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承上启下,这几十年来中国直升机不容易,攒了几十年的先进技术全扔上去了。同时,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与国外先进直升机,技术相当的第一款大型直升机,为以后更大更重的重型直升机开了一个好头。中国直8宽体机和直18,都是赶时间节点的机型,技术上不算先进。

中俄启动了重型直升机计划,但不可能一步到位,难度太大,风险太大,有这个先进的AC313A打个底,后续工程必定会顺利。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常春藤新闻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常春藤新闻网 X1.0